奶茶受害者入院的消息冲上热搜,有人连喝三杯咖啡导致心脏不适,有人一天四五杯奶茶喝成三高。
恰逢本月5日(首个周六),阿里平台以淘宝闪购为主战场率先亮剑——突袭式放出“满25减21”等大额神券,决心在“618”“双11”等传统大促之外,砸出“疯狂星期六”这一外卖新IP。
后面为了应对淘宝闪购的“免单券”,甚至送起了“0元购”奶茶和各种免费小吃。
为了抢这几杯免费奶茶,不少年轻人将奶茶店围得水泄不通,队伍长到连门口都快看不见。
虽说门店有的很远,排队时长几小时起跳,前方等待的单号已超越四位数,但是架不住这免费的诱惑力太大。
有的网友一口气薅了十几杯奶茶,塞满自家冰箱,还有的网友分享“奶茶保鲜秘诀”,建议我们大家把喝不完的奶茶冻起来。
奶茶囤完了,不少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冰淇淋、各种饮料,正应了那句调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
为了提升效率,店员只能十几杯奶茶一起做,做到哪杯算哪杯,哪杯小料加没加全凭运气。
此等大场面,也让不少只是来打暑假工的学生党吓住了,尤其是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只能一边哭一边做。
虽说订单量增多,对于骑手来说也代表着收入增多,但是这种天气,这种工作量,也非常容易让人累垮。
可为了多赚几百块,不少骑手还是顶着高温配送,电动车愣是成了挂满奶茶的“痛车”。
面对堆成小山的奶茶,部分订单已被错领,骑手们束手无策,只能和顾客商量“抢一杯”。
不少奶茶由于等到打烊依旧无人认领,店员们只能拆开包装,将一杯杯奶茶倒入水槽,造成了大量浪费。
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投诉外卖配送速度缓慢,并发现到手的奶茶,出现偷工减料等部分现象。
抱着“券不用就亏”的心态,很多大学生、打工人每天一睁眼,就是三四杯咖啡奶茶起跳。
据医生科普,一杯普通奶茶的含糖量可达40~60克,相当于一天推荐摄入量的两倍。
还有的年轻人为了不浪费,就算已经吃不下,依旧要说服自己吃下隔夜的外卖和奶茶。
为了薅这波看似白捡的羊毛,却要倒贴几百块医药费。钱包在不知不觉中被悄悄掏空的同时,这场商战更给所有人敲响了健康警钟,可谓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免费的,从来都是最贵的”。
2月,京东宣布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启动了“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承诺今年5月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且宣布将会为所有京东的骑手购买五险一金。
上班前的他穿上红色骑手服,请所有骑手们一起吃火锅,甚至现场挖起了墙脚,邀请美团和饿了么的骑手入职。
这波“高品质+讲温度”的策略,成功为京东获得不少好评,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冲击了原本美团、阿里“双雄争霸”的外卖版图。
它早已不局限于外卖业务,而是逐步将业务拓展至酒店、旅游等领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
然而截至2025年6月,京东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占据全国外卖市场超31%的份额。
面对这番来势汹汹的宣战,美团不得不应战,正式对外发布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品牌“美团闪购”,利用外卖流量带动商品销售,直击京东核心优势的3C、家电赛道。
原本在外卖市场占据下风的阿里,宣布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获得淘宝App首页一级流量入口的黄金位置。
5月19日,美团外卖联合歌手黄龄发布沪语改编歌曲《外卖黄的更灵》,大玩谐音梗“黄的更灵”,并利用其英文“yellow zero”配合美团“扫0得0”优惠活动,成功引发了大量关注。
随后,有网友提议饿了么邀请蓝盈莹宣传,以“蓝赢赢”对抗“黄灵”,用魔法打败魔法。
没想到饿了么平台格外听劝,随后官宣蓝盈莹为代言人,并放话“蓝的一定赢。”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随后又给京东提议邀请惠英红,京东迅速采纳建议,以“红的会赢”为口号官宣惠英红为京东手机通讯品牌代言人。
对此京东回应,此次外卖“0元购”“18-18”等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绝对没参与。
美团7月12日通过官方战报宣布,当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其中“神抢手”业务贡献超5000万单。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在7月14日联合发布战报,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7月28日进一步披露,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单,日活跃用户达2亿。
据高盛7月发布的研报,美团、京东、阿里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外卖投入达250亿元,这一烧钱速度已造成显著亏损:阿里相关业务亏损约410亿元,京东外卖亏损260亿元,美团息税前利润下降250亿元。
他指出如果继续打仗的话,对手要比美团付出的成本高太多,此番发言也被外界视为“停火信号”。
而早在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便已约谈三家外卖平台,要求“禁止二选一、强制商家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于7月18日再次约谈,竭力阻止这场战火继续蔓延。
就像有媒体所言的那样,这场外卖大战早就演变成了非理性的烧钱游戏,压根没有赢家。
也有一些报道指出,三家平台不惜如此砸钱,本质上是为了培养新的用户习惯,抢占“即时零售”这块最后的大蛋糕。
比方说“15-10”的补贴,到最后演变成了商家承担7块,平台3块,还得倒贴配送费以及平台佣金等。
可如果不参加补贴战,商家也会担忧就此失去老用户,没有办法获得平台推荐,所以只能“赔钱也得做”。
此外线上订单的激增,也使得不少门店面临员工劳动强度过大、人力成本上升、出餐质量很难保证等问题。
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更让很多商家担忧这种超低价可能已在无形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认知。
而站在大众的视角来说,除了低价实惠外,一个透明干净的餐饮环境才是真正关乎日常的核心诉求。
殊不知很多看上去宽敞明亮的堂食招牌,有很大的可能是用AI生成的,真正的“店铺”可能就是一栋毫不起眼的居民楼。
甚至是藏身于某一处废品回收站周围,后厨环境一塌糊涂,是很难来想象的脏乱差。
没有清洗过的案板已经锈迹斑斑,解冻的生肉渗着血水,空气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经记者走访,此次调查的30多个外卖店铺,所使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均为同一套。
这些租借了执照,“幽灵”一样的外卖店铺,逃避了食品监管,为众多购买的人的就餐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
7月22日,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小厨”,将其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由京东和商家联合经营。
在保证“现炒现做+透明厨房”的模式下,京东利用其自身供应链整合和运营能力,与高品质商家合作,试图解决外卖行业“看不见后厨”的痛点。
早在7月1日,美团也宣布正式推出“浣熊食堂”,强调“明厨亮灶”,并打破“一店一单”限制,能轻松实现跨品牌点餐。
如今这场外卖大战依旧是难见分晓,只是在大众视线未及的角落里,主战场早已悄悄转移,新一轮的硝烟正无声弥漫。
只不过不同以往,京东的加入更像是一颗石子,让整个行业泛起阵阵涟漪,更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倒逼其他平台不得不加速调整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优化服务、提升体验。
与其在低价的漩涡明争暗斗,不如将精力放在食品安全质量上,让众多购买的人吃得健康且安心,这才是所有人真正需要且乐于看见的局面。
白米饭升糖快,如果是减脂期,不适合吃多,而糙米的升糖指数慢,热量也没那么高。很多明星减重都是吃的糙米饭。
咱们要推的这款东北产的7色糙米,很多人在回购,一包中包含了7种有色米:糙米、黑米、红米、荞麦米、血糯米、紫米、燕麦米。
都不是陈年米,煮出来一粒一粒,软糯弹牙,很有嚼劲,7种米的清香集齐,非常有饱腹感。真的很适合控tang期/减脂期和不能吃白米饭的糖 尿病老人。
都是产自东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种植期间不允许添加任何除草剂、化肥、农药,自然成熟,剔除部分虫米、断米,只留下精 品中的精 品。为保证糙米们的新鲜品质,收割完之后不会立即进行脱壳,而是把它们低温4℃封存在仓中,保证新鲜品质。
你下单后,厂家再进行脱壳,现磨现卖不抛光,不打蜡保留原始的醇醇米香。包装也力求锁住新鲜。真空包装一打开,有天然米清香。
市面上的糙米其实都不便宜,尤其是东北产的,一般的东北7色糙米10斤都要一百多了。咱们这里也是厂家直接跟博主合作,45元5斤装(2.5kg*1袋)79元10斤装(2.5kg*2袋)平时跟白米一起煮,够一家三口可以吃1个月了,自己住的线个月不是问题。小贵,但你收到后会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