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鱼电竞平台
   中文   英文

一个镇的“薯”光大道

2024-03-30
作者: 合作客户

  10月21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政府承办,市委驻贾汪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贾汪区江庄镇人民政府、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薯你最好·国家两首席邀你一起挖甘薯”公众开放日活动,在贾汪区江庄镇举行,活动吸引近300人参与。一位参加活动的专业的人介绍,“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已成为国际甘薯业界的共识,而“徐州甘薯看贾汪”的说法也逐渐被慢慢的变多的人熟知。

  乡村振兴,产业要旺。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3年前,贾汪区与市农科院签署徐州现代甘薯产业园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全国一流现代甘薯产业园,全区规划为“一中心、两基地”三大板块,其中“一中心”就是江庄镇。

  甘薯“一子落”,产业“满盘活”。江庄镇抢抓机遇,依托甘薯产业的传统种植优势,全力打造国内领先、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结合的现代甘薯产业园中心区,依托小小甘薯,立足乡村特色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打好特色产业“基本盘”。

  10月24日,贾汪区江庄镇高村,徐州五环路两侧,铺天盖地的甘薯藤蔓扎根在土壤里,连缀成片的绿叶随风飘动,形成绿色的海洋。“绿海”中露出一处处黄色条块,那是已经割去藤蔓的垄地,村民们正忙碌着收获甘薯。

  发展特色农业,自然资源禀赋是基础。江庄镇地属丘陵山区,物产丰富,原为传统的农业乡镇,种植甘薯历史悠远长久,甘薯产业曾经是农业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称为“甘薯之乡”,呈现户户种植甘薯、村村连片发展的局面,独特的高亢山区页岩土质等条件,造就了江庄甘薯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支撑。2021年10月,贾汪区江庄镇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徐州(江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落地现代甘薯产业园区。双方围绕徐州市和贾汪区江庄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规划,共同建设高标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专家团队实施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推动江庄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江庄镇甘薯产业已初具规模,全镇甘薯种植面积近3000亩,徐州现代甘薯产业园中心区整体环境、设施显著提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温室大棚15栋、连体温室1440平方米、种苗繁育中心1个,培育甘薯休闲食品加工企业1个,排水沟工程、机井等设施已配套完成,围栏、田间道路、智慧控制系统及区农业农村局支持建设的21个育苗大棚正有序建设。拥有徐州(江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省级亚夫科技服务站、徐州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甘薯深加工企业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薯产业已具备了种苗繁育、生产、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要素。

  江庄镇竹园村,一台挖薯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垄垄鲜红圆润、体态饱满的甘薯不断破土而出。种植大户高和伟正带着工人给新鲜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车,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甘薯藤蔓一般让村民免费收割用作牲畜饲料,然后上机械,挖完一亩甘薯,只需要大概半小时。”高和伟说,需要雇人来捡拾甘薯,最多的时候要雇二三十人,一人一天七八十元,增加村民收入。

  今年高和伟又扩大了甘薯种植面积,共种植五六十亩,亩产约4000斤,亩产值六七千元。“主要种植的是普薯32号,又名‘西瓜红’。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很受欢迎,一天能卖上千斤,利润很可观,俺们地里产的几乎不够卖!”高和伟高兴地说。

  “我们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我们还和京东平台合作,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崔永胜信心满满。

  绿叶下,直径约2厘米的黑色长管隐约可见。“这是滴灌管,方便控制浇水,现在打药也使用无人机了。”高和伟介绍。

  小小的甘薯,铺就村民致富路。“将加大甘薯种苗培育力度,提高甘薯种植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引导农户扩大甘薯种植面积,让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种植甘薯走上致富路。”江庄镇镇长封光告诉记者,下一步还将积极发展经纪人队伍,培育集品种选育、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销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10月30日,独山寺自然村村头排洪沟两侧,观赏甘薯匍匐生长,大片紫色的甘薯叶片,点缀着这个美丽的村庄。

  2020年,江庄镇被评为江苏省甘薯特色产业小镇。“为大力发展甘薯特色产业,江庄镇党委、政府出台甘薯种植奖补政策,鼓励种植甘薯及深加工,打造以徐州现代甘薯产业园为载体,沿徐州大五环两侧布局的甘薯产业带。各村以甘薯种植为抓手,增加集体收入。”江庄镇副镇长薛雷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大路村种植甘薯80余亩,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向无锡企业等单位定向销售,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高村深入挖掘甘薯文化内涵,打造独山寺甘薯文化网红打卡地,建设甘薯特色文化乡村,整个村庄以甘薯和健康为主题,与甘薯产业园遥相呼应,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带动村民增加旅游收入,拉长甘薯价值链条。

  产业发展快,要靠“龙头”带。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江庄本地首屈一指的甘薯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集甘薯种苗繁育、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是一家专业从事甘薯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型企业,其特色产品有:菜用甘薯叶、鲜食甘薯、甘薯薄饼、倒蒸地瓜干、甘薯杂粮粉等。

  8月17日,2023年香港国际美食展开幕。袁起和他的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带着他们引以为傲的甘薯薄饼、甘薯杂粮粉等优新产品前往香港参会。会上,袁起接待了十多个国家的客人客商。

  10月25日,记者到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已建成的徐薯薯业甘薯深加工项目一期厂房前,大片地面上晾晒着地瓜干。一名工人正将甘薯铲入小型加工机械,厚薄均匀的地瓜干从机器里不停“吐”出。

  “这些地瓜干是用来加工制作宠物食品的原料。”讲起甘薯制品,袁起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这是可以在家庭阳台种植的观赏甘薯,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不仅可以装点环境,而且叶子可以食用,能一茬接一茬地割,就像割韭菜。”

  “这是甘薯条,要经过‘一蒸二烤三晒’三道工序才能制成,是零添加的绿色食品。”

  “别小看这个粉末,这可是联合专家新开发的样品,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上市。”一个盛着淡绿色粉末的透明塑料瓶,标签上写着“番薯茎叶清汁粉”字样。

  一期厂房内,仓储库甘薯满仓,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忙着清洗、加工甘薯,这些甘薯经过生产线后,被加工成休闲食品。一期厂房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包括鲜食甘薯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平方米。项目年消耗鲜食甘薯6000吨,生产甘薯产品1200吨,储存甘薯3000吨。不远处,二期轻钢厂房已经成形,内部土地平整后,就可以陆续进新设备。

  如今,袁起的“甘薯产业链”已逐步建立起来,种苗甘薯、叶菜甘薯、鲜食甘薯、休闲食品和甘薯生产社会化服务五大产业板块已基本构成。

  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甘薯的健康种苗引繁、机械化种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优质甘薯食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企业主持制定甘薯深加工标准5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被评为省优势种苗繁育基地、省特粮特经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省农业科学技术型企业、省工人先锋号企业。2022年,凭借甘薯全产业链开发项目,袁起带领团队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优秀奖,他个人也获得了徐州市2022年“创业之星”等荣誉。

  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一个产业链,一条产业链带动一大片。预计到今年年底,袁起的甘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5000万元,技术辐射达10万亩以上,带动薯农超10000户,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60余人,正在向着“万亩甘薯过亿元,一块甘薯富万家”的目标迈进。

  袁起说,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农科院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优势,以鲜食甘薯为原料,加快二期甘薯功能性食品生产线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挖掘甘薯深加工产品开发,建设国内一流的甘薯产品深加工园区,发展工业旅游。

  “依托徐州农科院技术力量,加大培育徐薯薯业力度,着力打造甘薯明星产品。加强与电商平台及农产品渠道商合作,进一步打开市场。同时充分挖掘甘薯文化、讲述甘薯故事,打造江庄甘薯特色品牌。”江庄镇党委书记王广东说,将全力打造现代甘薯产业园中心区,积极推行“甘薯产业园区+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四位一体经营模式,走集约化生产加工路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化效益,让特色产业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